阅读历史 |

第二百零七章 破局(1 / 2)

加入书签

风起洛阳!

黄巾起义的第一把火竟然把帝都洛阳给点燃了,这是全部人都没有想到的。

此时,汉室还是天下共主,各路诸侯都还没离心离德,所以遇到这样的事情,纷纷愤而出战,势要把太平道的农民起义给压下去。

司隶的农民起义并没能蹦跶多久,短短半个月就被打得落花流水,纷纷往并州、豫州、荆州和兖州四散。

汉灵帝一怒之下派出三位重臣对黄巾赶尽杀绝,分别是卢植、皇甫嵩和朱儁。

考虑到并州的黄巾势力并不算太大,而且卢植等人集中力量前往距离洛阳最近的豫州颍川郡。

然而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,颍川郡的黄巾渠帅波才竟然首战力克名将朱儁,其麾下猛将彭脱更是成功埋伏前来救援的皇甫嵩,在长社打了一个漂亮的伏击战。

之后,跟历史上的一样,长社发生了一场大火,彻底改变整个战局,只是这一次放火的不是皇甫嵩,而是黄巾渠帅波才。

熟知军事的朱儁和皇甫嵩虽然没有在大火中损失太多的兵力,但是天子震怒,让他们难以戴罪立功,没过几天就被解甲归田了。

汉献帝自断手臂,让平定黄巾的三大名将就剩下一个卢植,而此时的卢植也并不好受,因为他面对的是荆州南阳黄巾渠帅、张角的得意弟子之一,被称为神上使的张曼成。

张曼成在南阳起兵,占领宛城,一改农民起义那种烧杀抢掠的作风,坚壁清野,成功挡住了南阳太守秦颉的进攻,直到迎来了卢植的大军。

宛城作为一座重镇,卢植想要强攻拿下肯定会损兵折将,但是不尽快攻陷,恐怕下一个被免职问责的就是自己了。

最终,卢植还是没有为了自己的仕途而强行攻城,一直拖延了三个月才击退张曼成,夺回宛城。

这一次的胜利让朝廷士气大振,不过他们都还没高兴多久,冀州的黄巾就揭竿而起了,而且声势之浩大超过任何一个地方。

其实这都是伍异的计划,本来冀州就是张角太平道的大本营,按照历史的轨迹,兖州和冀州的黄巾是被重点针对平乱的。

因此当得知唐周的背叛是不可避免之后,伍异就另想它法,利用洛阳、兖州和荆州的黄巾来分散朝廷的注意力,为冀州的黄巾争取时间发育。

三个多月的时间,冀州的黄巾已经能储蓄到足够的力量了,可以爆发与东汉王朝这个庞然大物一战。

东汉王朝的三驾马车卢植、皇甫嵩和朱儁就剩下一个,平定冀州黄巾的责任自然责无旁贷的落到了卢植身上。

这位名将回到洛阳都还没睡几天安稳觉就再次领兵出征了,不过因为名声大噪,这一次卢植麾下名将汇集,精兵悍卒不计其数。

这样的阵容面对草台班子的黄巾军赢面实在太大了,甚至连卢植都不知道这场仗才怎么输。

三天后,伍异就告诉卢植这场仗他要怎么输了。

洛阳的天使突然过来了,询问卢植要怎么平定黄巾,胜算几何。

对宦官一直不对付的卢植哪能给这么一个小阉人好脸色看,直接甩脸,这个小黄门左丰怀恨在心,灰溜溜的跑回洛阳之后马上向皇帝进谗言。

于是一道圣旨从洛阳而来,卢植都还没跟张角交战就锒铛入狱,变为白身,而接替他的是东中郎将董卓。

自凉州而来的董卓虽然武力统帅都很高,但尴尬的是他难以服众,以至于中原的诸侯豪杰纷纷告退各自为战。

有心立下战功证明自己的董卓犯下了兵家大忌,还没清楚敌方底细的情况就轻易冒进,结果遭到黄巾的迎头痛击,要不是麾下的凉州兵彪悍,恐怕就要战死在冀州的沙场上了。

没能杀死董卓,伍异也觉得有点可惜,不过此时的朝廷大军已经军心不齐、难以形成有力的进攻,于是他开始组织反攻。

由张白骑、张牛角、张燕、管亥、张曼成、何义、周仓等人组成的突击军是黄巾的精锐,数量虽然不多,但却是黄巾当中为数不多可以跟朝廷的正规军一较高下的存在。

果然,这些精锐一出就建立了奇功,各自为战的朝廷军被逐点击破,冀州黄巾军势如破竹,竟然把朝廷的部队给打得节节败退。

灵帝这次是既惊又怒,无奈之下只能再次启用皇甫嵩和朱儁,让他们戴罪立功。

历史巧妙的让皇甫嵩再次站到了张角的对立面,不过这一次,张角并没有病逝,更没有退守广宗,而是以巨大的优势以逸待劳迎来了皇甫嵩的大军。

等到皇甫嵩的大军进入了冀州地界,伍异就执行之前定下的计划,张角带领大军压在邺城,张宝张梁带偏军从魏城、朝歌齐出,呈三角合围。

虽然皇甫嵩和朱儁提前发现不妥,分兵抗击,但是合围之势已经形成,黄巾大军全部压上,赌上全部希望的一战就在邺城爆发了。

最终伍异赌赢了,新换了主帅,加上多日行军疲惫不堪,士气不振的朝廷大军没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